A+ A-
A+ A-
  【阿父啊阿父,日后可不要辜负了阿母。】
  嬴阴嫚轻叹一声。
  实在不行,日后她就好好保护阿母算了。
  嬴政听到这话心有苦楚,那也不好直接对嬴阴嫚倾诉。
  只得等以后有机会再提。
  从政这么多年,他大多时间都投身于朝政以及如何与吕不韦一党斗智斗勇。
  基本上没将心思多放在后宫中。
  几个月前突然捧着钱良人,也不过是想试试钱氏的反应。
  没成想反而给现在的自己挖了个坑。
  嬴政tຊ当真是有苦说不出。
  “既然你学不会如何谦卑,那你也不必当良人,降为八子,等日后学好了再给你恢复。”
  嬴政不想再去看钱良人的神色,直接随手将她打发,同时降下旨意,昭告后宫。
  这也算是他对郑美人的一种保护。
  经此一事,后宫之中若有人在想找郑美人的麻烦,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
  【阿父牛逼,行动力真强。】
  嬴阴嫚佩服地说。
  ……
  次日。
  经过一夜奋战,李斯顶着硕大的黑眼圈上了早朝。
  周围官员见他神色憔悴,却眼中满是得意,都为之好奇。
  有好事之人更是主动上前攀谈。
  “李大人,您今儿个怎么看着这么开心?可是家中有好事?”
  这话虽然听着只是随口一问。
  但实际上却又带着点揶揄。
  郑国名义上要修水渠,实际上却是韩国奸细的事情,早已在都城内传得风生水起。
  秦国本地官员们也大多因此记恨上了那些来自别国的门客和官员。
  谁也不能妄下断言,指明这些人究竟是奸细还是一心为秦国着想,只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
  再加上吕相国虽然对秦国有功,但却又在嫪毐一事之中脱不开干系。
  导致现在朝廷上已经隐隐有了一种要驱逐所有非秦国本地官员的风气。
  一方面是为秦国考虑,另一方面则是为他们的私心考虑。
  吕不韦听到这声后心里也闪过一丝郁闷。
  本来在为公主办好满月酒后,他该老老实实回到封地内。
  结果却又闹出了郑国的事,导致他不得不先留下来。
  若是大王因此怪罪于他,他也束手无策。
  可现在已经不是他离开就能解决的问题。
  更何况他为秦国辛苦付出了将近半辈子,呕心沥血。
  若是在临末之际突然出了这么一遭,导致他被秦国驱逐出境,只怕得被后世人嘲笑千百年。
  李斯面对着恶意明显的问话,则表现的十分不屑。
  “确实有喜事,不过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他轻笑一声,轻蔑地瞟了那一人一眼后便迈开步子离去。
  如此傲慢的态度更是引得不少人甚是不满。
  “这厮究竟是何意思,都快要被赶出秦国了,还敢如此大胆?”
  有人看不惯他的作态,便小声斥骂。
  “这细作当真胆子够大,也不怕被大王当庭斩杀。”
  “谁知道他究竟哪儿来的信心,说不定以为自己不会暴露。”
  “先莫提这个,你们瞧,那不正是韩国的细作吗?”
  不知是谁的一句话,又将官员们的视线纷纷引向正迈步而来的郑国。
  察觉到这些人的视线,郑国心里也犯嘀咕。
  若不是李大人说让他今日到朝堂上表明一下态度。
  他当真不想和这些官员打交道,他只想赶紧回去修那水渠。
  而当嬴政到来时,百官之间已然暗潮涌动。哪怕不用仔细分辨也能瞧清。现场主要分为三个派系。
  一系为以李斯、吕不韦为首,或恼怒或平静的来自他国的官员。
  一系是恨不得用逐渐将寝宫给埋起来,将他国人全部驱逐出境的那些世家贵族。
  一系则是中立,并未表态,甚至打算默不作声。
  “好生有趣。”嬴政想。
  随着一套固有流程进行完毕,嬴政便率先挑明了这几日最为尖锐的矛盾。
  “几日前,有人告知寡人说朝廷之中混进了他国细作,嘴上说着所做之事对秦国有好处,实际上却是疲秦之计。”
  “不知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嬴政并未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话题抛给了在场的诸位大臣。
  吕不韦见他并未表态,心中格外担忧,生怕大王真的要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去。
  可当吕不韦见身旁的李斯依旧一脸平静,甚至胸有成竹,更是觉得奇怪。
  难不成有什么隐情,他并不知道?
  吕不韦疑惑的扫视着身旁的李斯以及不远处的嬴政。
  他越发觉得这两人好似暗地里可能商量了什么。
  但是依旧选择做戏。
  不然这两人的态度都很奇怪。
  “大王!”
  百官之中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心里的躁动,主动站出来斥责来自他国的官员皆是细作。
  “大王,秦国之中任用的部分官员并非秦国人,这些人来自别国,所以有才干。能够得到大王赏识,但不能保证这些人当真忠心秦国!”
  “若任由这些人继续在朝廷中围观接触秦国政务,只怕秦国迟早要被这些人吞噬殆尽,到时候秦国百年基业恐怕都将毁于一旦。”
  直白甚至丝毫不加掩饰敌意的话语,立刻点燃了本就暗潮涌动的朝堂。
  并非秦国本地的官员中,也不乏暴躁之辈,见状更是立刻不顾及朝廷肃穆,当场回呛回去。
  “我等自是中心之人,从未想过对秦国不利,倒是尔等凭借风言风语就对我们妄下断言。”
  “莫不是觉得我等一心为秦,深受大王赏识,反倒抢了尔等的饭碗,担心尔等会被大王怨气不成?”
  “吾观尔等皆是无能之辈,若真有这等自觉,不如老老实实告老还乡,日后莫要再踏进朝廷半步,免得误人子弟,反倒毁了秦国的百年基业!”
  如果是嬴阴嫚听到这些动静。
  恐怕她都得感慨,本该肃穆的朝堂反倒变得像菜市场一样热闹。
  面对官员之间的争执,嬴政并不意外。
  他挑了一个时候,直接点了钱明的名字。
  “钱爱卿,之前汝特意找寡人说郑工实为韩国细作,证据可都齐全?”
  钱明闻言,立刻答曰:“人证物证俱在!”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