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说资讯 >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林秋)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林秋)章节列表_笔趣阁

发表时间:2024-05-20 07:53     编辑:wang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一次看《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这本小说,主角林秋很有意思,整体结构宏大,气势恢宏,嫌念丛生,故事情节紧凑严谨,奇峰叠起,让人欲罢不能,在网络小说中称得上是佳作。

作者:林秋 状态:已完结 类型:都市
立即阅读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小说介绍

他刚打开门,林秋正准备去报刊亭。“你别换鞋了,今天换我去,你把粽子和艾叶提进去!”林秋接过粽子和艾叶,又把自行车钥匙递给王修仁,“你别买早餐,我等下把粽子煮好给你送过来!”“好嘞!我就等着吃粽子啦!”   影楼洗照片的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上都是让客人十天以后过来取,但是林秋的报刊亭就在影楼的斜对面,所以拍完照的第六天,小杨就答答哒地跑过来,让林秋去取照片。   林秋正在整理新到的口袋言情小说,她压平小说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31章 免费试读

  影楼洗照片的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上都是让客人十天以后过来取,但是林秋的报刊亭就在影楼的斜对面,所以拍完照的第六天,小杨就答答哒地跑过来,让林秋去取照片。
  林秋正在整理新到的口袋言情小说,她压平小说封面的折角,惊奇地抬起头,“这么快?”
  说完请小杨帮忙看一下报刊亭,拍了拍身上的灰,就往斜对门走去。
  进去后,影楼的店员熟络地和林秋打招呼,林秋点头微笑做回应。
  庄老板今天也在店里,笑着走了过来,“林姐,有件事情要同你商量一下。”
  林秋心里纳闷,这照片都拍完了,还有什么事情要商量?
  于是,不解地开口:“什么事儿?你说。”
  庄老板说:“你们的这套照片拍得特别好,店里面想把几张印到宣传册里面做宣传,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同意的话,之前交的费用全都退给你。”
  这种事情林秋本能地想答应,但想到王修仁,有些犹豫的回答:“我回去和我老公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
  庄老板以为林秋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但也尊重林秋的意见,“行,你们先商量。不过大部分人都会同意的!”
  这话说得没错,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大家都不会反对。
  王修仁听完后立马表示同意。
  “你看你拍照那天那么反感化妆,还以为你会拒绝呢?”林秋没猜到王修仁是这样的反应。
  “我只是不喜欢在脸上涂涂抹抹,又不是不喜欢拍照。再说了,人家用我们的照片就说明我们拍的好看!几张相片换一百二十八块钱,这又不亏,这可是两天工资呢!”王修仁一本正经地解释。
  已经是晚上十点了,楼下的路灯都有几分昏暗。
  “你说,我们明天晚上吃点啥?我看珊珊,最近胃口都不怎么好。”王修仁突然换了个话题。
  今年的天气十分的古怪,这雨从四月份下到了五月份,没完没了的叫人心生烦躁。本来是穿短袖的季节,可到现在家里的凉席都没拿出来,报刊亭的生意多少受了点影响。
  王珊也由于下雨天气,室外的课程被取消了,放学也只能呆在家里,整个人变得闷闷的,打不起精神。
  天气潮湿,那就吃点热乎的
  所以林秋抬头,“火锅?”
  王修仁没有反对,静静的看着窗外。
  下雨天,衣服只能晾在室内,久久不能晾干,还会被沤出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连带着房间都有些霉味。
  外面的雨好像变大了,噼里啪啦的砸在窗户上,好像随时可以穿透玻璃滴落进来。
  林秋有些不安的看着窗外,“你有没有觉得声音越来越大了?”
  王修仁到底是个男子汉,来鹏城两年多了,有些习惯了这里的夏天,“这应该不是台风!”
  他看着镇定自若,林秋也就松了一口气。
  倒是床上睡着的王珊被突然变大的雨声惊得有些不安稳,一个劲的往被子里瑟缩着。
  林秋赶紧俯下身子,轻轻拍打王珊身上的被子,低声哄道:“没事的,没事的。妈妈就在这里!”
  “妈妈”这个词好像有魔力似的,王珊很快被安抚得平静下来,身子也舒展开来。
  反倒是王修仁听着窗外的风雨声久久不能睡去。
  第二天他醒来的时候还有些犯困,但还是努力撑起眼皮,又用冷水洗了一把脸,然后才抱着穿上雨衣的女儿,撑着伞,到小区外的馄饨店吃了早餐,再挤上前往托儿所的公交车。
  下雨天,路上多是积水与泥泞。
  王修仁把女儿送到托儿所后,只能穿着雨鞋打着伞,风尘仆仆地赶到赵贵满的工地上。
  工地上的年轻人大多没有孩子,所以早早的就到了。他们看到王修仁后,扬起手和他打招呼。
  王修仁拎着伞,点头回应。
  突然一个同乡偷偷把王修仁拉到一边,“王哥,听说其他工地的工资都涨了不少?”
  “涨了多少?”王修仁有些好奇。
  “多涨了三块钱钱一天呢!”
  出来打工嘛,谁不是奔着钱?一天三块钱,一个月就差不多一百块了。现在的物价又是涨得飞快。
  “好,我知道了!等一下我就和满哥提一下。”王修仁思考片刻,回答道。
  他没有马上去找满哥,而是把手上的活干好以后,趁着午饭的时间才去的。
  “满哥,我有事情和你说,我们去外面的小饭店吧!”
  “来的正好,我刚准备出去吃饭呢!”
  杨贵满笑着起身,夹起皮包往外走。
  现在的老板差不多都会夹一个皮包,手里拿一个大哥大。即使不要这身行头,从肚子也能看出来。
  从工地到小饭馆不到一里路,杨贵满硬是走得气喘吁吁。
  王修仁不由得道:“不是我抠门啊,中午的酒就免了,我下午还得干活呢!”
  杨贵满也知道干活的时候不能喝酒,微微叹了口气,“我钱也赚了,我的肚子也长得跟十月怀胎似的,去检查还一身的病,医生都让我不要大鱼大肉!”
  他早年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还以为赚的钱可以为所欲为,想吃啥敞开肚皮放肆吃。
  王修仁也知道自打杨贵满四月份去体检以后,家里遵从医生说的,都是些青菜豆腐,这让大鱼大肉惯了的杨贵满着实难受。
  这时候也只能说:“鱼虾还是可以吃的,放开点,这顿饭我请客!”
  杨贵满哪能叫他付钱,手一摆,“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
  王修仁也有感激的意思,“这半年,满哥你都给了好几个工地做了,我不请你那还是个人吗?”
  两个大男人因为买单这事拉扯起来,最后还是王修仁略胜一筹。
  他把杨贵满按在椅子上,“就这么定了,这顿饭我买单!”
  别看杨贵满吨位重,论力气他可不是王修仁的对手。
  王修仁点完菜跟着服务员把单给买了,这个时候菜已经开始上了。
  他等杨贵满动筷以后,才夹菜扒饭。
  吃到一半,王修仁才开口:“今天有人找到我说,其他工地的工资涨了。”
  杨贵满听到这一茬,嘴里的虾都不香了,“这才涨了多久?又要涨!”
  别看他手头上大工地不断,一片花团锦簇的样子,可大工地最多支付百分之八十的工程款,尾款得等到最后验收完全弄完以后才会结清,而自己赚的就是那百分之一二十的尾款。
  平常买材料、工人的工资等都要自己垫付,实际上自己手头的活钱真的不多。
  王修仁也知道他的难处,但还是得说:“至少每天得加三块!”
  又补充道:“今年物价涨得实在是太厉害了,听说房东也嚷着要涨价!”
  杨贵满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一天三块,我这好几十个工人,一天两百块就没了!”
  想了想,又咬咬牙,“你下午和他们说,别人涨,我满哥也涨!”
  他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对王修仁叮嘱道:“下个月有安全检查,你叫大家注意点!”
  “行!”
第 79章 去了?
  从五月下旬开始,鹏城终于不再下雨了,久违的太阳把天空都照亮了!
  林秋和王修仁两个人把家里的衣服被褥都拿到阳台上,借着五月的骄阳把被褥里的水汽给晒干。
  自打开晴以后,太阳就没再缺勤过,一天不落地挂在天上,还逐渐热烈了起来。
  今年的六一,林秋和王修仁继续去托儿所观看了女儿的表演,并带着女儿去步行街新开的肯德基体验了一番。
  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洋快餐,林秋并没有吃出什么区别,倒是王珊更喜欢穿黄衣服的卷发叔叔,嚷着下次还是去麦当劳。
  西乡河上龙船队还在不停地训练,鼓声、号子声引得河两岸的人不停地张望。
  “还记得我们上次来这里看扒龙船不?”王修仁抱起踮着脚尖张望的女儿,侧过头问林秋。
  “哪会不记得呢?这可是我第一次看这样精彩的龙船赛!”
  林秋想起两年前一家三口过来看扒龙船的场景,有些失笑,“我记得珊珊还把口水流到你头发里!”
  “那是的!你还天天下午推着自行车到河边买冰棍!”
  两年前发生的事仿佛就在昨天,又好像过了很久。
  “妈妈,我才不流口水!”王珊听到妈妈说自己把口水流到爸爸怀里有些不高兴了。
  “我可讲卫生了!小宝宝才流口水,我不流!”
  看着女儿小嘴叭叭地讲个不停,王修仁捏了一下她的鼻子。
  “对,珊珊不流口水,爸爸头上的口水是小猪流的!”
  王珊现在能听懂好赖话了,爸爸这么一说,立马气鼓鼓地说道:“我才不是小猪!”
  王修仁见状哈哈大笑。
  “妈妈!”王珊眼睛瞪得溜圆,“你看爸爸!”
  林珊作势捶了一下王修仁,王修仁配合地“哎哟”。
  王珊看到爸爸被打了,马上护住爸爸的肩膀,有些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不可以打爸爸!老师说,不能打人。”
  林秋忍着笑,“是我不对,我不该打爸爸,我向他道歉!”
  然后又对着同样忍笑的王修仁说了句:“对不起”。
  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只能把头扭到一边,捂住嘴,双肩不断地抖动。
  王修仁抱着女儿,只能一直憋着笑,脸都涨红了。
  “爸爸,妈妈和你说对不起了,你快说没关系啊!”
  漏风小棉袄看不到爸爸憋的辛苦,还把他偏过去的头掰正。
  “没关系!”
  这三个字说完,王修仁实在忍不住,哈哈哈笑出声来。
  王珊还以为是爸爸妈妈“握手言和”而高兴地笑,也跟着咧开嘴。
  有时候,孩子真的是一个家庭的粘合剂,从第一次抱起这个生命的奇迹,两个人的世界就变得更广阔与丰富。
  六一过去没多久,马上就迎来了端午。
  刚来鹏城的时候,林秋还有时间和心思包粽子给家里吃以及送礼。自从开始经营报刊亭以后,就再也没包过了。
  不是因为别的,是真的没什么时间。
  林秋天天守在报刊亭,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七点,哪里有时间包粽子。
  所以端午节一大早,王修仁就早早地起床,上菜市场把粽子和扎成一束束的菖蒲艾叶买回家。
  他刚打开门,林秋正准备去报刊亭。
  “你别换鞋了,今天换我去,你把粽子和艾叶提进去!”
  林秋接过粽子和艾叶,又把自行车钥匙递给王修仁,“你别买早餐,我等下把粽子煮好给你送过来!”
  “好嘞!我就等着吃粽子啦!”
  话音刚落,王修仁就把门给关上了。
  锅里加水,把粽子放进去,盖上锅盖,点火,所有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林秋又把艾叶和菖蒲叶挂在门窗上,发现还剩了一束,直接挂到电视机后面的墙上。
  这堵墙以前是干干净净的。自从把影楼里拍的相片洗出来后,王修仁买了相框,把相片装好,钉到墙上。正中间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王修仁林秋的合照和王珊的独照分布在全家福四周。
  现在多了一串用红色纤维绳绑的艾叶和菖蒲叶。
  趁粽子还没熟,林秋拿出拖把把地拖了一遍,把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浇上水,又把沙发给整理了。
  然后才去厨房打开锅盖。
  热气腾腾的水汽带着粽叶的清香飘到厨房里,闻进鼻子了。
  林秋用筷子轻轻戳了一下,很好,熟了。
  把火熄了,跑到卧室把王珊叫起。
  王珊是个没有起床气的孩子,被叫醒后呆呆地坐在床上,只是揉了揉眼睛,不哭也不闹。
  林秋找出衣服让她自己穿上。
  夏天的衣服,多是短的,又轻薄,很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学穿衣服。
  王珊飞快地扒掉身上肥大的睡裙,套上运动小短裤,在穿运动T恤的时候遇到困难难了,头和左手都穿好了,但右穿不进去。
  “妈妈!”
  王珊举着右手寻求帮助。
  林秋帮她把T恤脱下来,一步一步耐心地教她穿衣服。
  衣服穿好后,王珊踩着拖鞋站到王修仁给她做的小板凳上,自己挤牙膏刷牙,用双手捧着水往脸上抹,最后用干毛巾擦干。
  王珊洗漱期间,林秋已经剥开一只粽子放到王珊碗里放凉。等她洗漱完,母女俩一起享用了美味的早餐。
  “妈妈,粽子好好吃!”王珊大口嚼着粽子里的咸肉。
  林秋把她脸上粘的米饭拿掉,“你吃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吃!”
  “胡萝卜不好吃!苦瓜不好吃!”
  王珊眨巴着大眼睛向妈妈举例。
  “快吃吧!还要给你爸爸送粽子!”林秋点了点她的额头。
  母女俩吃完后洗完碗,就拎着四只粽子往报刊亭走去。
  端午节,工厂都放假一天,所以报刊亭的生意从一大早开始就很好。
  林秋母女到的时候,报刊亭柜台外站了不少人。林秋抱着王珊挤进柜台,把粽子放到一边,开始替顾客找报刊书籍。等顾客基本上走的差不多了,粽子基本上凉透了。
  “没关系,天气热,吃凉的刚刚好!”王修仁毫不在乎地大口嚼着粽子。
  王珊在一旁还很有孝心地替爸爸扇扇子,爸爸真是太辛苦了,只能吃冷掉的粽子。
  “中午我们吃什么?”王修仁嚼着粽子眯着眼享受着女儿的伺候。
  “今天平平也放假,等她过来在一起商量。”林秋想等林平过来,刚好一起打电话回家。
  “出去吃吧?省的再跑一趟菜市场了!”
  “今天去外面吃估计人会很多,不知道有没有位子。”林秋担心要排很长时间队。
  “等下我先去看看。这天气做饭也热得慌!”王修仁打算先去排队。
  “姐,姐夫!”
  林平双手拎着塑料袋走进报刊亭。
  “小姨!”
  王珊听见林平的声音,像个小炮弹一样冲了出去。
  “珊珊!看看我给你买什么啦!”
  林平举起右手拎着的塑料袋,里面装的是鲜艳欲滴的樱桃。
  “哟,这东西可不容易买到!应该不便宜吧?”
  王修仁在业主家见过,一颗颗堆在白色的瓷盘里,跟红宝石似的,看着就觉得贵。
  林平笑了笑,“这不是刚好碰到了嘛,又是过节,买回来大家尝尝鲜!”
  “这是什么呀?”王珊打开塑料袋,捏出一颗鲜红透亮的樱桃问道。
  “樱桃!”
  林秋和林平异口同声。
  “哦。”
  王珊正张开嘴问点什么,就被电话铃声所打断。
  王修仁离电话近,直接接起电话。
  “喂?请问……”
  王修仁话没说完,就听见那边一阵哭声,王修仁脸色一下子就白得和纸一样。
  “什么?去了?”
  王修仁摇摇欲坠。
  林秋赶紧把他扶住。
  等挂了电话,王修仁双眼呆滞地开口:“家里说修信去了!让我去见他最后一面。”
  “什么?”
  林秋和林平大惊失色。
第 80章 乌龙
  一通电话把王修仁炸的魂飞魄散。
  “我要去佛市找修信!”
  “我要去见他最后一面!”
  喝了林秋倒下的一大碗水,王修仁呆坐了好半天,突然开口就是这两句。
  “你先别急,先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林秋怕王修仁这个样子跑去佛市也出什么事。
  “我怎么能不急!”王修仁猛地站起来。
  “那是我弟弟啊!我亲弟弟。”
  说完双手抓着头发,眼睛通红。
  “家里打电话告诉我,家里昨天接到电话,说修信去了。爹当场就晕了,娘哭了一天。”
  王修仁想起电话里堂哥的话,悲从中来。
  “家里打电话过去找,根本找不到修信。姆妈没法子,请所有的算命的师父算了个遍,都说修信的八字是个死八字!”王修仁说到这里,用手背抹了一把泪。
  林秋一听这个事情,就觉得很熟悉,心瞬间就安定下来。
  前世也发生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她被留在老家带孩子。
  有一天,大队部的人通知王宗生有电话。
  王宗生和李秀英老两口兴高采烈地去,哭天抢地地回来。
  一问原因,原来是王修信的朋友打来电话,电话就一句话:修信已经去了。
  王宗生一听到这六个字,就直挺挺地往后倒,吓得大队部的村干部赶紧把他抬到卫生院。
  “去了?”李秀英也觉得天旋地转,抓着一个年轻人,“什么叫去了?”
  年轻人单纯,老人家问,他就答。
  “去了的意思就是他死了!”
  一个“死”字刺激得李秀英肝胆欲碎。
  她的修信啊,还不到二十四岁,连堂客都没娶到,怎么就去了呢?
  她看着躺在病床上人事不知的老头子,想到英年早逝的儿子,感觉天都塌了。
  等王宗生打了一瓶葡萄糖醒来以后,看到伤心欲绝的老婆子,想到小儿子没了,老两口抱头痛哭。
  等相互搀扶着被村干部送回家,又是一片哭天抢地。
  本家的老一辈和留在家的后辈都跑到老屋,毕竟死了一个年轻的后辈可是大事。
  本家辈分最大的太公理所当然站出来主持大局。
  他安排几个老婆子陪着李秀英,又把王宗生叫来问具体情况。
  王宗生把事情说给大家听,大家听到以后只能安慰老俩口,叫他们保重自己,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太公又叫后辈想办法联系王修德几人,看看能不能打探到具体是什么情况。
  可王修德和王修礼一般都是在电话亭打电话回去,哪里联系得到,电话只能找到王修仁。
  王修仁接到电话成了这个样子。
  其实这个事情就是个乌龙。
  王修信压根就没一点事,他从佛市跑到广市去找王修德了,打算跟着大哥一起做事。
  他和朋友打扑克耽误了时间,又着急赶车,所以就托朋友替他打电话告诉爹娘:他去广市大哥那里了。
  他的朋友拿着他给的五毛钱,跑去电话亭打了个电话:王修信去他大哥那里了。
  然后就挂了。
  但不知道是信号不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到了王宗生耳朵里就是:王修信去了。
  反正这件事情弄得整个老王家人仰马翻,王家村的本家人也跟着受了不少累。
  王宗生自从听到小儿子死了,回到家就躺在床上不吃不喝。
  李秀英接受不了这个事情,拉着几个媳妇跑遍了十里八乡,找算命的师父算八字,测生死。
  邪门的是,二十多个算命师父一听到王修信的八字,都直接摇头,说算不了,是个死八字。
  所以现在王家村所有人都认定王修信死了,现在打电话就是要让王修仁想办法把王修信的尸骨找到。
  “你先别急,我帮你去代售点帮你订去佛市的车票。你带珊珊回去,稍微收拾一些钱和衣服!”
  林秋看王修仁这副样子,这个时候即使告诉他这件事是个乌龙,王修信没死,他也不会相信。反而还会觉得自己阻止他兄弟情深。
  所以她不仅不阻止,还要把他送上去找王修信的车。但前提是他不能因此出什么事。
  王修仁听到林秋的安排,瞬间觉得有了主心骨,听话地抱起王珊往家走去。
  “平平,你帮我看一下报刊亭,我去给你姐夫买车票!”林秋从钱柜里拿出一百块钱。
  “姐,姐夫他弟真的死了?”林平觑着王修仁的背影低声问道:“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他爹娘估计得哭死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他还好好的都在哪里逍遥呢!”林秋心里知道答案又不能告诉他人。
  “啊?没死啊?”林平听到姐姐的话有些糊涂了。
  “我是希望他平安无事!”林秋敷衍地补了一句,“我去买票了!”
  林平还在遗憾地叹息,“才二十多岁,就没了,怪可惜的!”
  林秋跑到车票代售点买了一张去佛市的火车票,眼瞅着快中午了,又打包了六个包子给王修仁路上吃。
  回到家,王修仁已经拎着一个小袋子在门口等着了。
  “这是车票你收好,包子你带着到路上吃!”林秋把东西递给王修仁,“你路上注意安全,不要急,我相信修信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家里还等着你带他回去呢!”
  王修仁猛男落泪,一把紧紧搂住林秋,哽咽地说:“老婆,幸好还有你!”
  林秋虚虚环着他的腰,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要是今天自己阻止了他,哪怕王修信平安无事,王修仁心里都会留下一个疙瘩。
  “好了,你还要赶车,路上一定注意安全!把包子吃了,吃饱了才有力气找修信!”
  王修仁埋在林秋脖子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头擦干眼泪,大步向电梯走去。
  “妈妈,爸爸去哪里了?”
  王珊好奇地很,还是第一次见到爸爸哭呢。
  “你爸爸有点事要出去一趟,明天就回来了。”林秋不打算和女儿多说,换了个话题,“我们去找小姨吧,等下中午一起去吃好吃的!小姨那里还有樱桃。”
  “好!”
  王珊听到好吃的,迫不及待地关上门,拉着林秋就往电梯口走去。
  王修仁赶到佛市后,通过老家提供的信息,问到那个电话亭。又在附近蹲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一个老乡,问到了王修信租房所在的位置。
  辗转找到王修信的朋友才得知他只是去了广市,压根没出一点事。
  王修仁快要被气到吐血了,也不想在跑去广市了,就找到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回老家。
  “修仁,这次多靠你才把事情弄清楚。要不然,我和你娘以为修信去了也会跟着去的!”
  王宗生的声音有些干涩。
  “修信也真是的,这么大个人了,弄出这个大个乌龙!”王修仁很生气。
  任谁心急如焚过来找人却发现被找的人啥事没有,都会生气的。
  “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
  听到王修仁这么一说,李秀英立马不乐意了。
  “老二,你还有没有良心?怎么老四平安无事你就这么生气?”
  “老二,你娘是因为担心……”
  自己为了找王修信从鹏城风尘仆仆地跑过来,连饭都没吃,还被娘说没良心。也不想再听父亲的解释,王修仁一怒之下就把电话挂了。
  以后再也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快马加鞭地赶回来,正碰上林秋从卫生间出来。
  “事情解决了?修信没事吧?”林秋明知故问。
  “别说了,一肚子的火!”
  王修仁把事情讲给林秋听,几乎和前世一样的剧情。
  只不过自己没再被拖着去找十里八乡的算命师父,王修仁也没马不停蹄地跑去找王修信。
  但事情的大致发展和情况都是一样的。
  “好了,你先去洗洗,我给你下个面条吃!”
  林秋用毛巾包住头发,推着王修仁去了卫生间又煮了一碗简单的鸡蛋面。
  王修仁冲了个热水澡,又看到老婆准备的热气腾腾的鸡蛋面。
  嗯,以后其他几个兄弟的事情还是先放到一边,好好把自己的小家庭搞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 81章 念头
  鸡飞狗跳的端午过去后,气温一下子就升高好几度。太阳晒得地面滚烫滚烫的,连偶尔吹过来的风都是热的。
  天气热,林秋又把冰柜推出来了,又把矿泉水厂送的大遮阳伞给撑开,让报刊亭多了一个稍微清凉一点的空间。
  制衣厂的淡季每年都是这个时候。
  也不需要林秋再提点,林平和张桂香去年早就尝到了甜头,今年淡季一口水,两个人就兴高采烈地跑去冰棍厂。
  “林妹子!”
  夏天的中午,烈日炎炎似火烧,一般这个点没什么人会跑出来,所以林秋放心地打着瞌睡。
  林秋听到,站起来,朦胧的双眼睁开四处张望,寻找声音的来源。
  张桂香把自行车停到遮阳伞下,脸上喜气洋洋,眼睛里的光亮得惊人。
  林秋有些意外地看着空空如也的后座。
  “嫂子怎么这个时候出来了?太阳都能把人晒脱皮,你当心点!”林秋压下心中的疑问,倒了一杯水往张桂香的方向推了推。
  张桂香晒得通红的脸上全是止不住的喜色,水也不喝,四处打量,见周围没什么人才凑过来,压低嗓子:
  “林妹子,我和你赵哥今天去买房啦!”
  “买到了吗?买哪了?”林秋跟着兴奋起来。
  “买到啦!买到啦!”张桂香手舞足蹈地比划,“是宝安派出所的老家属楼,一室一厅,没你家那么大,也没有电梯!”
  “派出所的家属院?不说别的,治安肯定有保障!”
  “我和你赵哥也是这么想的,看了几处,最后才定了这一处!”
  林秋又打听,“多少钱买的?”
  “要四万六千多!”张桂香想到交出去的票子,心痛的摸着胸口,“鹏城的房子可真是贵啊!”
  自己和老赵两个人攒了五六年的钱,就换了不到五十平的老房子。
  “是不便宜!我听说现在房租都涨的厉害。”林秋安慰她,“不过,你现在不用担心了!”
  “我就是看房租月月涨才下定决心的!”张桂香舒了一口长气,“再说了,这可是大城市的房子,我以前做梦都不敢这样想的。”
  林秋笑着握住她的手,“你现在不仅敢想了还买到手了!差点忘了,恭喜你呀嫂子!你和赵哥定好搬家的日子就告诉我,我们一家三口过来添添人气!”
  “我们这旧房子哪用得着这个,我和你赵哥打算找个三轮车搬进去就完事了!”张桂香摆摆手,压根就没想过办乔迁宴这回事。
  “嫂子,我觉得还是得庆祝一下!不管房子是大是小、是新还是旧,总归是鹏城的房。咱们能在鹏城买下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觉得是不是这个理?”
  听到林秋的话,张桂香想了想,没有直接反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我回去和你赵哥商量一下!不过我被你说的心动了,哈哈哈哈……”
  林秋很喜欢张桂香有事直说的性格,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不管办不办,我们一家子总得去你那认个门!”
  ……
  “桂香嫂子他们买房了。”林秋拿把梳子在坐在梳妆台前梳头发。
  “买哪了?难怪今天没看到赵哥!”王修仁靠在床头看图纸,有些诧异地抬起头。
  现在两口子多了习惯,就是在睡前聊天,每天把发生的事情说一说,交流一下信息。
  “派出所的老家属楼,花了四万六。”林秋放下梳子,爬上床,“现在老房子都卖到九百多一平了。”
  “涨得也太快了吧?”王修仁把图纸放下,“这才多久?”
  “我们借钱把房子买下来这个”决定做的太对了!”
  林秋也这么觉得,这套房子是真的买的值,她不吝啬溢美之词赞叹道:“无论是地段还是小区环境,锦绣花园确实是宝安这一块数一数二的。我们真的是沾了黄局长的光!”
  “我们这可是商品房!”王修仁颇为自得,“除了外销房,就是我们这最好!”
  外销房得用美金才能买,一套据说要十几万人民币,房间里面都是配空调的。
  林秋每天都有看报纸,“海南之前卖六七千块一方,去年不都是变成泡沫了。也不知道哪些在海南买了房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按照王修仁的理解,即使是一万一方都是有人买的。他这两年接触到的一些富甲一方的大老板,这两年已经看不上商品房了,都直接住别墅。
  “我们连碧安花园的二手房都买不起。”王修仁摇摇头。
  碧安花园是早两年建好的小区,听说当初还在打地基的时候就一售而光。后面只要有房子放出去的消息,马上就有大把的人抓着票子一哄而上。现在听说最便宜的两居室都卖到了七万块。
  林秋也听过这样的消息,“不过还有很多人住地下室呢!”
  自家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我们现在手头还有点钱,放到银行也没有多少利息,要不我们四处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买下来,然后租出去?”
  林秋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见识都有限,不晓得炒股,也不知道创业。
  但她认死理,她知道以后全国房价都在飞涨,鹏城作为一线城市更是如此。
  以前没钱,所以只想着买套房安居。既然现在房子已经买好了,手头上还有点钱,那就趁机为珊珊以后的发展积累资本。
  林秋的提议让王修仁一骨碌坐正。
  “你想想看,现在房租涨得多快?商铺我们是买不起,但小房子我们还是可以找找看!”林秋越说眼睛越亮。
  王修仁每天在工地上和一帮工人做活,从他们的聊天中不难发现这两年房租的确涨得快。
  只不过买房放租这件事是王修仁从未想到过的。他从没想到过还有这样的操作,林秋的话顿时给他开了一扇窗。
  “我看抽空去看看路边的小广告,再和工友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买到合适的。”王修仁恨不得现在就去扒路边电线杆上贴着的小广告。
  见王修仁被说动了,林秋也就放心了。
  “我也请平平和桂香嫂子帮我打听打听!”
  “这事慢慢来。”王修仁心里默默念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明天还要上班,早点睡吧。”
  “嗯,那我关灯了!”
  “啪”的一声,卧室陷入黑暗。
  ……
  人生只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才叫机遇,而机遇往往容易被有准备的人抓住。
  人一旦抓住了机遇,往往一个念头,就是一生之中历史性的转折。
第 82章 寻找
  王修仁牵着王珊,沿着刚修好的水泥路往前走。
  新修的水泥路不像泥巴路,风一起灰就扬的到处都是。路上的车也比较少,父女俩不徐不疾地,就跟散步似的。
  王珊一蹦一跳地跟在爸爸身边,不过多绕路一段路就有点迷糊了,左看看右瞧瞧,紧紧抓着爸爸的手,“爸爸,你可要把我牵好了,可不能把我弄丢了。”
  王修仁忍着笑,但手上用力,“爸爸肯定不会把你弄丢。”
  说完又不放心地叮嘱:“一定要要抓好爸爸的手,可不能到处乱走!”
  现在的治安比前两年好了不少,但拐子仍然还有,偶尔还是能听说谁家的小孩子被拐了。
  王修仁想到这种情况可能发生自己身上,就恨不能把这种丧良心的丢到海里面喂鲨鱼。
  “爸爸你就不能保护好我嘛?”王珊抬起头,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王修仁。
  这个小脾气哟!
  王修仁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爸爸肯定会保护好你!不过事情都有万一,万一哪天爸爸不在你身边呢?”
  王珊这才摇了摇王修仁的手,“我一定不乱跑,不松开爸爸的手!”
  “乖!”
  王修仁心里希望自己能永远在她身边看着她、保护她。
  他继续牵着她往前走,没几步路,发现她不动了。
  “怎么啦?”
  “爸爸,你闻到香味了吗?”王珊的眼睛四处搜寻。
  “香味?”
  王修仁鼻子哪有她的灵,但一看她这样子就是闻到食物的香味了。
  王珊就跟小狗似的,这边闻闻,那边嗅嗅,压根不需要人领路,自己跟着香味左转右转,就站到路边一个卖烤淀粉肠的小吃摊。
  “怎么把摊摆在这条街?人民路那边人那么多,生意肯定会更好!”
  王修仁一边等老板烤淀粉肠一边和他闲聊。
  “以前就摆在人民路,现在那边修地铁,不让摆。”老板边转动淀粉肠边抽空回答。
  修地铁这件事情是最近宝安区人民热聊的话题,因为涉及到的土地多,光转移和安置拆迁的居民就花了好长时间。
  王修仁平常没怎么关注过,只能开口:“总算是动工了!”
  “那是的,听说三年以内一号线一定会通车,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老板把肠递给王珊。
  王修仁递过去五毛钱,就把女儿牵到路边,让她先吃完。
  老板见没什么生意,也站过来,苦大仇深地吐槽现在房租多贵,租个小铺面都很难,只能推着摊子到处跑。
  王修仁对此表示同情,嘴里安慰他:“等地铁修好了,就可以去地铁口摆摊,生意肯定很好!”
  老板听见这话,还是很开心的,“借你吉言,我就希望早点攒钱,租个小铺面,不要风里来雨里去的!”
  “肯定会实现的!”
  王修仁见女儿吃完了,让她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又拿出手绢把她的嘴和手擦干净。
  父女俩又慢悠悠地在街上接着走,绕到了华侨新村。
  这一片都是三层楼的独栋别墅,风格基本上都是欧式风格,从里到外透出两个字:富贵。
  从栏杆里向外看的狸花猫吸引了王珊的注意,她忍不住拿着路边扯的狗尾巴草隔着铁艺栅栏逗弄。
  王修仁只觉得女儿“喵”得还挺形象的,看到主人家出来马上拉了拉女儿的衣服,“有人!”
  他们这样做多少有些不礼貌,但出来的老太太慈祥地说,“咪咪,姐姐和你玩,你开不开心啊?”
  王珊从来没有听到过别人叫自己“姐姐”,开心地看向老太太,“奶奶,小花猫它叫咪咪吗?”
  老太太俯下身子摸了摸猫毛,“是啊,去年冬天跑到我家院子来,我见它可怜就把它留下了,我就给它取名叫咪咪。”
  这狸花猫可真会给自己找人家!王修仁心想。
  到底是陌生人,老太太和王珊聊了几句,就抱着狸花猫进屋了。
  王珊一晃一晃地继续向前,王修仁扯住她的衣领,“不怕丢了?”
  一个人跑这么快,就忘记当心两个字怎么走。
  王珊赶紧拉住爸爸的手,讨好地笑了笑。
  咦?
  王修仁突然看向旁边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这儿不是独栋别墅吗?怎么有单间卖?
  他拉着女儿的手,凑到电线杆上,仔细的看。
  三万块,也不是很贵嘛!
  因为华侨新村是出了名的富豪聚居地,一栋房子要几十万才能买下来,现在看到三万块就可以买到这里,所以才财大气粗地放出豪言。
  “珊珊,爸爸带你看房子去!”王修仁拉着女儿往广告写的地方走去。
  父女俩找到广告上写的那栋楼下,站在门口左顾右盼,引来了保安的注意。
  “你们干啥的?”
  王珊看到保安以为是警察叔叔,就有点紧张,下意识地躲到王修仁背后。
  “我们是来看房的!”王修仁摸了摸女儿的头安抚她。
  保安对于这个小区谁家有房子买卖特别熟悉,“哦!是不是3栋503?”
  王修仁点头。
  “左边数第三栋就是,直接上去就行,今天好像有人在!”
  王修仁谢过保安后,抱着王珊朝那栋楼走去。
  一口气抱着女儿上五楼,着实有点费力。
  王修仁把女儿放下,撑着腰喘着粗气。等平复下来,才敲了敲503的门。
  门很快被打开了。
  房子里面的情况一览无余,看着面积也不小,不知道为什么卖得那么便宜。
  王珊站在后面拉着王修仁的裤腿,但又好奇探出头张望。
  王修仁笑着开口:“老伯,您这房子是打算卖的对吧?”
  “对对对,你们是不是想买?”屋主老伯有些急切。
  虽然这房子的位置、价格都挺合适的,但是有的事情还是得先问清楚。
  “不好意思老伯,这个房子的产权是什么情况?”王修仁谨慎地开口。
  “就是因为这产权,所以这房子才卖得这么便宜!”老伯拍了一下大腿,“这房子有一半的产权还在华侨办手上!”
  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房子虽然能买卖,但手续办好却不容易。
  王修仁有些顾虑。
  “要不要进来看看?”老伯侧过身子,热情地邀请。
  王修仁抱起王珊,走到房子里绕了一圈,“差不多有四十平了吧?”
  “对对对!之前我们家一家三口都住在这个房子里,现在女儿嫁去沪市了,我们两口子想着卖掉房子跟着女儿去沪市。”老伯有些怀念地环顾房子。
  “小伙子,这房子我保护的很好,我也能保证过户一定没有问题,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老伯说的很诚恳,但王修仁还是不能马上给出回复,只说“我要回去和我老婆商量一下!”
  这种推托之词大家基本上都能听的出来,但老伯还是客气地把父女俩送到楼梯口:“你们要是想买,价格还可以再商量!”
  王修仁最怕人家太客气,只觉得自己耽误了他的时间,走了好远还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
第 83章 房产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修仁就和林秋说起了这个单间的情况。
  “除了产权问题,这个房子啥都好!”王修仁总结道。
  “要是能把产权问题解决了就好了!”林秋也这么认为。
  “对了!”王修仁突然记起小广告上写的一行小字。
  “这个房子应该是以前华侨农场的家属楼,所以按照政策规定,户主家的孩子都能够上华侨小学!”
  华侨小学?
  林秋突然放下筷子,“珊珊还有三年就要上小学了,她的户口问题还没有解决!”
  “不是说买了房子就可以落户吗?”王修仁瞪大眼睛,他一直以为买下锦绣花园的房子,珊珊就可以落户鹏城了。
  林秋嘴角抽抽,“哪有那么容易?这可是鹏城,户口把得可严了!”
  鹏城现在的户口可不是一般的难办,林秋他们这种农转非的则更甚。
  “那怎么办?”王修仁有点着急,“珊珊可是要读书的啊!”
  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新政策说可以办蓝印户口,但要三万块钱一个!”林秋把报纸上得知的信息告知他。
  “三万?”
  王修仁不可思议地看着王珊,一个户口差不多是半套房子了。
  谁说不是呢?
  林秋叹了口气,“总不能让珊珊回老家上小学吧?”
  王珊听到自己的名字,立马抬头看着妈妈,嘴里嚼着大虾。
  “你吃你的,妈妈和爸爸说话呢!”林秋夹了一筷子豆角放到她碗里。
  林秋等女儿继续扒饭以后才开口:“我们这么拼不就是为了珊珊有个好的将来?要是送回老家,我可舍不得!”
  王修仁心想也是,寻思着电视上说的优生优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像他这种情况,真的是生的起养不起,总不能养的跟老家那些流着鼻涕啃手指小孩一样,那也太寒碜自己了。
  “孩子还是得跟着父母!”王修仁坚定的说。
  林秋也这么想,要是实在没有其他法子,那就咬咬牙早点把户口办下来,毕竟政策总是瞬息万变,万一哪天有钱也办不了那就麻烦了。
  “你继续和别人打听,看看还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林秋还是不想放弃买房,珊珊现在还能拖两年,但房子过两年的价格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行,吃饭吧!”
  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年代,很多消息的传递都是从别人嘴里。
  王修仁只要在中午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问一句“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人要卖房”,就会有大把的人接话。
  具体到哪一栋哪一间户主是男是女都一清二楚。
  说实在的,这样打听消息比去扒小广告要管用,短短几天,王修仁就带着好几个信息回来和林秋商量。
  林秋正坐在沙发上叠衣服,“你说说看!”
  “咳咳!”
  王修仁清了清嗓子,“第一套位于沙井街道,是带厨房厕所的平房,大概三十平左右,卖二万二。”
  “虽然是平房,怎么这么便宜?”林秋抬头看向他。
  “因为户主是个老大爷,现在在住院,子女们现在就开始算计老爷子的家产!”王修仁满是鄙夷地说。
  “这套就算了,恐怕恐怕会有麻烦!”林秋直接摆手。
  王修仁继续介绍后面的。
  林秋每一套都能挑出问题,到后面已经是满脑子都是各种问题。到最后只能把最不合适的几套排除掉。
  “我们要挑好买好买卖的,最好和我们现在住的这一套差不多的!”
  “你这要求可真不低!”王修仁往嘴里倒了一杯凉白开,“我们小区3栋倒是有一套,但是太贵了,要七万多,我们没这么多钱。”
  “那就再等等!”
  林秋起身把叠好的衣服抱进卧室。
  “只能再等等,等到年底了,身上的钱再多一点,说不定可以拿下,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人抢了先!”王修仁靠在沙发上感叹,“这买房卖房可真不容易啊!”
  “爸爸,你看我!”
  王珊趁爸爸不注意爬到摇椅上试着站起来。
  “当心!”王修仁扭头一看连忙站起来。
  他的话刚落音,王珊被摇椅带动的站不稳,险些一头栽下来。
  王修仁一个箭步冲上去接住,王珊吓得脸色苍白地闭上眼睛。
  “怎么就这么调皮!”王修仁又无奈又心疼地亲了亲她的额头,“爸爸和你说,刚刚太危险了,以后可不能再这么爬上去了。”
  “嗯!”
  王珊睁开眼睛,脸色还是有点发白,乖乖地窝在爸爸怀里。
  “去旁边坐着看电视行不行?”王修仁哄她。
  王珊偏不。
  靠在爸爸怀里,手里还抓着他的衣服,“我要爸爸抱!”
  怀里的小肉坨坨是自己的小命根子,王修仁只能认命地当人肉沙发。
  “刚刚怎么了?我没听清楚。”林秋出来有些好奇地盯着父女俩。
  王修仁正要说话,就听到门铃声。
  王修仁把女儿放到沙发上,打开门。
  是王修仁中午经常吃饭的那家小饭馆的老板,姓赖,大家都喊他老赖头。
  老赖头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中年男子。
  “这是我表弟!叫他老于就好。”老赖头先做介绍。
  王修仁客气地打了招呼,侧过半边身子,“于哥好,快进来坐!”
  林秋泡了两杯茶,又端了一盘碟切好的哈密瓜放到茶几上,然后打完招呼带着王珊进到卧室。
  男人之间的事情自己最好少掺和。
  看人家这老婆娶的!
  老于在心里感叹,口里却客气地说:“你们太客气了,我们今天过来就是过来说几句话。”
  王修仁在心里猜测是什么事情让他们找到自己家来,但张口就是:“家里没别的招待,就是茶水管够,喝茶喝茶!”
  老赖头没有推辞,拉着老于坐下,端着茶杯,边左右打量着王修仁家边寒暄:“你家收拾的可真好!”
  “这得多谢我老婆!我一个大男人每天都在工地,哪有时间弄这些!”王修仁实话实说。
  “弟妹可真是贤惠!”老赖头接着夸。
  王修仁谦虚地回应。
  双方你来我往好几句,老赖头才进入正题。
  “是这样的,我听中午你们工地过来吃饭的几个小伙子说,你们在帮亲戚打听房子是不?”
  王修仁深知闷声发大财这个理,自然不会到处嚷嚷自己想买房,一听老赖头这么一说,就已经心里有数。
  “是的!赖哥有好的可以介绍吗?”
  老赖头一听,立马接话:“我表弟他们家正准备换个大房,我寻思着房子不错,你又是个好打交道的,所以就把他带过来先聊聊看!”
  现在买卖房子的中介虽然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涌现,但更多的还是靠自己贴小广告或者请亲朋好友帮忙宣传。
  老赖头帮他表弟寻找卖家,王修仁一点也不觉得惊讶。
  “房子大概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说说看?”王修仁看向老于。
  一直沉默的老于这才开口:“我家是布吉镇上的,所以房子也在布吉街道边。房子不大,不到五十平,隔成了两室带个小厅,厨房在楼道外面,上厕所洗澡都要到每层的最东头。”
  布吉镇上的房子位置还是可以的,房子也算比较新,是八十年代区里牵头的集资房,都是各单位没有房子的人花钱买的,属于产权分明。
  王修仁听到后,顿了顿,“你打算开价多少?”
  “四万五!”老于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王修仁,最后又咬咬牙,“最低不能低于四万三!”
  要不是儿子着急结婚要换房,自己还真不想把价压下来。
  “赖哥,于哥,我也不能马上就做决定,还得和亲戚商量一下,明天晚上上那边看看行不行?”王修仁有些心动,但没有显露出来。
  老于应承道:“行,你们去看了就知道,房子真的挺不错的!”
  双方闲聊了几句,老赖头才带着老于告辞。
  王修仁则是在他们走后把情况一清二楚地说给林秋听。
  第二天看到房子,房子也说不上好坏。
  林秋忽视房子里堆的杂物和拥挤的楼道,微微点了点头,“这房子看起来倒是不小!”
  虽然不到五十平,但鹏城居大不易。这点地方住五六个人的比比皆是。
  林秋也没再多说什么,但还是想多看几家再下结论。
  她轻轻地碰了一下王修仁的胳膊,王修仁马上开口:“于哥,不好意思,我回去把情况和亲戚说一下再下决定。”
  接下来几天晚上,林秋和王修仁连续看了几套房子,通过比对,最终定下同赵哥一栋家属楼的204。
  一是派出所的家属楼,不容易生事端,二来赵哥他们住在那里,有什么事情可以帮着照看一下。
  王修仁还特意去找到老赖头说明了情况,心里觉得这人情交际果然是件容易的事情。
  从房产局出来,家里就剩下不到五百块钱了。
  “我们这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林秋拿着房产证明笑着调侃。
  王修仁默默算着这个月的工资还有多久才发,不知道还能不能接到小工地。
  “应该没什么问题,应该能撑到发工资!”王修仁多少有点不安,怕发生什么意外。
  “没事,报刊亭每天都有进账。等下写几张招租的广告,你贴到电线杆上去!”林秋心满意足地看着房产证。
  真好!
  房产+1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林秋/著| 都市| 已完结
他刚打开门,林秋正准备去报刊亭。“你别换鞋了,今天换我去,你把粽子和艾叶提进去!”林秋接过粽子和艾叶,又把自行车钥匙递给王修仁,“你别买早餐,我等下把粽子煮好给你送过来!”“好嘞!我就等着吃粽子啦!” 主角是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的小说《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由作者佚名所写,该书内容精彩丰富情节新颖:|稚嫩的嗓音拉回了林秋的思绪。林秋这才发现床上靠墙那边还躺着一个小孩子。小孩子眼睛半睁,脸蛋被捂得红扑扑的。林秋仔细打量孩子的眉眼,越看越眼熟,这是珊珊吧?和相册里珊珊的周岁照一模一样。